展览

晨曦微露 ——沈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展

发布单位:
发布日期:2022-06-13

       

        公元前2000年前后,黄河中游中原地区石峁、陶寺等文化的成功社会发展实践,开启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稍后的二里头文化更是以“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傲然气势登场,开启三代文明。与此同时黄河上游河湟地区齐家文化也在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撞击”、“融合”和持续的自我“裂变”中迅速发展,成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和推动了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大潮,晨曦微露,迎来文明的曙光。

沈那遗址是河湟地区典型的齐家文化聚落遗址,走进沈那遗址,全面、真实认识沈那先民的社会发展实践,必将为我们洞见河湟地区齐家文化发展,乃至中华文明演进历程提供不可或缺的认知角度。此次展览以沈那遗址发现、试掘(出土文物)、初步研究为轴线,分三个单元:即:走进沈那、铜石并用 农牧兼蓄、文明互鉴 东西交流。

        此次展览展出相关文物200余件,目的有三个。一是以期通过对沈那出土文物的展示、解读,用大量出土文物宣传沈那遗址发掘工作、汇报沈那齐家文化研究成果和文化价值,全面展示沈那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二是让文物“说话”,讲出沈那遗址氏族聚落及其文化交流节点上的故事、挖掘出植根于千年历史的文化自信,丰富西宁文化;三是为沈那遗址保护利用奠定工作基础,发挥文物工作在融入城市文明建设、彰显城市魅力、满足广大市民在文化诉求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第一单元 走进沈那

        沈那遗址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小桥村北,即北川河第二阶台地上,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以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为主,兼有少量马家窑文化。1948年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教授发现,时称“小桥遗址”。1979年公布为西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更名为“沈那遗址”。据考证“沈那”为古藏(羌)语音译,意为依山面水、黑刺林茂密之地域。1986年公布为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90年代初,考古试掘发现遗址文化堆积层厚2米,出土半地穴式房址、墓葬及灰坑。房址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其中房址内白灰面工艺为齐家文化典型特征。在房址周边出土有零星墓葬和大量不规则灰坑(截止2018年的考古勘探调查,遗址内房址、灰坑、墓葬分布密集)。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及玉器等。沈那遗址众多出土器物中圆銎倒钩铜矛最为珍贵,长61.5、宽19.5厘米的铜矛完全脱离了实用器物的范畴,它是凝聚沈那聚落的魂,展现着聚落的社会形态和先民的精神世界。

        沈那遗址处于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铜石并用时期,无论是房址的形制和建筑工艺,还是丧葬习俗,亦或是出土器物,都表明沈那遗址是齐家文化一个转型变革时代的代表性聚落遗址。

        沈那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卜骨等祭祀礼器,反映了这一时期沈那聚落在河湟流域众多聚落中的特殊地位,能够拥有祭祀礼器,掌握着祭祀权的沈那遗址无疑是西宁盆地齐家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

        沈那遗址出土的圆銎倒钩铜矛与距今4000—3800年兴起于阿尔泰山的欧亚草原东部早期青铜文化——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之间的联系,证明沈那遗址是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孔道上的重要节点。

        沈那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对其地理位置的选择,体现了沈那先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在借用自然台地、沟壑、荆棘构建聚落安全防御体系的同时,折射着河湟地区早期城池的萌芽。

沈那遗址旧貌

规划建设中的沈那遗址公园

图片31.png

沈那半地穴式房屋遗址


第二单元 多姿生活

石器、陶器

        齐家文化时期河湟谷地先民的生业方式由以牧业为主发展为农牧兼蓄,根本原因是气候条件的变化及东部农业生产技术的传入,直接原因则是冶金技术的发展,铜制生产工具种类逐渐丰富,数量增加,提升了耕作效率,使农业生产成为可能。

沈那遗址出土齐家文化单孔石刀

沈那遗址出土齐家文化石斧

沈那遗址出土齐家文化石锛

        沈那遗址大量半地穴式房屋的建造离不开对木材等材质的使用,这就促使沈那先民们制作出大量用于木材等材质加工的工具,主要包括石斧、石锛、石凿等。石斧多通体打磨,两侧开刃,主要用于木材等材质加工时的砍、劈。石锛,单面开刃,整体形制略小于石斧,主要用于削平木材。石凿,单面开刃,小而精致,主要用于木材的细加工,一般说来,石凿的使用与木材当中卯榫结构的流行有关。

沈那遗址出土齐家文化双大耳陶罐

沈那遗址出土齐家文化双大耳陶罐

        齐家文化陶器多以打磨光滑的素面为主,彩陶纹饰以三角折纹最为常见,器形以双大耳罐最为流行。陶器制法一般是在泥条盘筑的基础上,经慢轮修整,并打磨光滑。沈那遗址出土齐家文化陶容器时代特征明显,个别器身还留有火烧和烟熏的痕迹,应是作为炊煮器使用的。

纺织工具

        纺织工具包括纺轮和骨锥,纺轮分石质、陶质和骨质,其中以陶质居多,主要功用为纺纱制作衣服布料。沈那遗址出土众多材质不同的纺轮,充分说明沈那先民早在齐家文化时期已经开始了普遍的纺纱制衣。

沈那遗址出土骨锥

沈那遗址出土骨针

沈那遗址出土陶纺轮


农牧兼蓄

        沈那遗址出土的大量石镞、骨镞、石矛、刮削器和骨柄石刃刀等与狩猎类生产活动有关的工具都说明畜牧狩猎业是沈那先民重要的生业方式。刮削器刃部质硬而脆,利于切开动物的皮肉而不适于割断植物的纤维,应当与肉食的加工有关。石镞、骨镞、石矛则是重要的狩猎工具。

沈那遗址出土骨镞

沈那遗址出土骨刀柄

图片32.png

沈那遗址灰坑内的动物遗骸

        齐家文化时期,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先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改进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尤其农业生产这一时期有了较快的发展。沈那遗址出土骨铲、石刀、石杵、石磨棒都可归入此类,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见证。骨铲多用动物的肩胛骨制成,铲身扁薄,刃部锋利,是当时主要的挖掘工具。石刀穿孔磨光,刃部锋利,主要用于农作物收割。石杵和石磨棒则是谷物等粮食类去皮加工必不可少的工具。

沈那遗址出土单孔石刀

沈那遗址出土骨铲


        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大大丰富了沈那先民的食物种类,烹煮加工食物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加工工具在沈那也有出土,如陶甑、骨叉等,此外很多陶器底部也都有明显的火烧和烟熏的痕迹。

沈那遗址出土陶甑,用以蒸煮食物

沈那遗址出土陶豆,用以盛放食物

沈那遗址出土单耳陶罐,陶罐表面烟炱痕迹明显

        人类使用装饰品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表明齐家文化时期装饰品的使用已较为普遍,包括颈饰、胸饰和手腕位置的腕饰,材质以骨质品居多,其他依次为石(玉、绿松石、萤石等)、贝(蚌)、牙、陶等,是齐家文化时期先民们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此外,还出现了作为头饰的骨笄。

沈那遗址出土用以佩戴的装饰品

        沈那遗址出多件完整的动物肩胛骨,其上有排列有序的用火烧灼的痕迹,推测应为卜骨。卜骨是古代先民占卜用的兽骨,巫师先在选好的兽骨面上施行火灼,然后根据出现的灼痕裂纹形态判断吉凶祸福,这一习俗起源甚早,至迟在马家窑文化时期即已流行。这些卜骨的出土说明齐家文化时期的沈那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的宗教活动。

沈那遗址出土卜骨


第三单元 交流互鉴

        同周边文化的互动交流贯穿于齐家文化之始终,齐家文化的东向发展打通了中原与西北地区的文化联系通道,相互的影响和交流从此渐成常态,反之齐家文化的西向发展也使河西走廊及其以西地区同中原地区的文化互动交流更为活跃,其中西方金属冶炼技术就是通过齐家文化向东传入中原。在华夏文明起源的黎明时分,齐家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沈那遗址出土玉璧

齐家文化时期形成以璧、琮为主体的玉文化体系,玉器多平面素纹、朴实、雄浑大气,主要出土于墓葬中用以随葬。从玉器制作工艺和社会功用来看都与中原文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也正是齐家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交互往来的重要表现。

沈那遗址出土玉琮

        中国西北地区早期冶铜业的发达是与中亚地区保持文化互动为前提的,而中原地区冶金术的兴起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西北地区青铜文的东进,河湟地区齐家文化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地区之一,显而易见在冶金术的东西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一)冶金术在河西走廊的兴起及其东传

        2010年以来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大量冶金遗迹遗物的发现,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河西走廊地区已与西方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至西城驿文化时期冶金术在质量上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地域范围上有了极大的扩展,而后发展较为成熟的冶金术由河西走廊沿丝绸之路“青海道”传入湟水流域,再由湟水流域传至洮河流域,以至于更东向的区域。西宁沈那遗址是这一金属冶炼传播路线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沈那遗址出土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阔叶倒钩铜矛

20220615152743095604.png

沈那铜矛出土现场

        沈那遗址出土铜矛长61.5厘米,宽19.5厘米,刃呈蕉叶状,叶中部两面有高1.5厘米的脊梁;矛銎下部有三道凸弦纹;銎与刃部结合处有一刺钩,铜矛形制与来自阿尔泰山山脉的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阔叶倒钩铜矛十分相像,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共出土17件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其中沈那出土的这一件尺寸最大。公元前2000年开始,生活在欧亚草原的塞伊玛——图尔宾诺人开始了南下西域、天山北麓再到祁连山的南迁之路,南迁的过程即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过程。这批銎柄根部有凸旋纹和倒钩,一侧有系耳,一侧有倒钩的铜矛是在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影响下,由中国工匠铸造的仿制品或直接来自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沈那铜矛属于前者,可以被看作是早期中国与欧亚草原之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考古学证据。


结束语

        沈那遗址是西宁盆地距今4000年前的,一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中心氏族聚落,先民们在这里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业方式,繁衍生息。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圆銎阔叶倒钩铜矛的出土,更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颠覆了我们过去对东西文化交流的传统认识,无可争辩地证明,早在4000年前居住在西宁盆地的沈那先民们,已经和欧亚草原青铜文明有了初步接触,开启了后世东西文明间往来交流的历史序幕,对研究西宁盆地乃至湟水流域人居历史、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方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晨曦微露——沈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展

晨曦微露——沈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展

晨曦微露——沈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展

晨曦微露——沈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展

晨曦微露——沈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展

晨曦微露——沈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展